《先锋浪潮中的余华》,邢建昌、鲁文忠著,华夏出版社20003月第1版。著作从先锋浪潮的涌动、余华的历史出场、寻求感觉世界的真实、灰暗的人生图式、寻求感觉世界的真实等八个方面,对余华的创作展开了全面的论述。

《先锋余华》,徐林正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2月第1版。作者“凭借5年来对余华的多角度采访,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内幕和资料”,并称,“在大量的事实的基础上,预测余华将获诺贝尔文学奖”。

《余华评传》,洪治纲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11月第1版。该书将传主生活细节的描写、传主的作品与创作经验的研究相结合,为探索余华的创作历程提供了一个深刻独特的路径,并个别事实上升为对一般性创作经验与心理特性的研究。

《向死而生:余华》,王世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1月第1版。该书认为,20世纪80年代的余华具备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那种逼视世界、洞视存在的勇气与锐利,像一个清醒而冷静的医生,用他冰冷的手术刀,硬梆梆地敲打着现实那貌似开衣无缝的华丽外表,直至它终于暴露出隐藏至深的裂缝。

《余华研究资料》,吴义勤、王金胜、胡健玲编选,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5月第1版。该书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的一本,集结了关于余华的生平及创作感悟的文章,同时还收录了文学评论家对于他的最优秀的研究文章。全书集资料的系统性、学术的科学性、观点的多元性、筛选的权威性于一体,全面展现了余华的创作思路及叙事风格。

《给余华拔牙——盘点余华的“兄弟”店》,仁义伟、许明芳、何爱英主编,同心出版社20066月第一版。本书系统分析了余华的《兄弟》、《活着》、《许三观**记》、《在细雨中呼喊》、《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等小说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虚假繁荣畅销现象背后的文化背景,表现出的社会时相风貌与精神实质等。同时,也对他的散文和随笔中的艺术风格作出了真诚的评说和忠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