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明振:坚持呼唤|新疆90后青年眼中的余华



坚持呼唤|新疆90后青年眼中的余华


/段明振


2022年3月22日,当这本书最后一个字的默读声从我脑海中散去,我的写作欲、表达欲被激发出来,觉得不写点什么出来心底的骚动是无法熄灭了。我决定让我的笔走起来,写一些我通过《文城》以及被《文城》引发的好奇心所了解的余华。

01.初识

和其余喜欢余华的读者不同,《文城》是我结识余华的第一作品。《活着》算是余华的代表作,大部分人读余华的第一步作品应该都是《活着》。但我是一个很胆小的人,当我知道余华爱写一些很悲惨的故事,《活着》又是其中佼佼者时,我没有勇气翻开它。

我很害怕那种悲伤的情绪一直围绕着我,害怕沉浸在那种伤感的气氛中。直到新作《文城》面世,我听说这个故事没有那么悲惨,于是觉得是时候认识余华了,就下决心买了一本。当我读完这本书,初步了解余华,读到余华想要传递的社会理念后,我摆脱了之前的胆怯---余华的其他作品我也一定要读。

02.因为豁达,所以幽默

现在不是有句热梗嘛,说余华把快乐留给自己,把悲伤留给读者。确实余华写过一些悲剧式的故事,但余华本身对于生活的态度是富有张力的,可以说活得通透。其实了解一个人面对死亡的态度可以很大程度了解这个人。不过就目前我所接受的信息,没有直接看到余华谈面对死亡的态度,但通过余华在米兰国际大学的访谈,我可以窥见其中一角。

余华在那场座谈中谈到了《第七天》,谈到了不同文化中的死亡,当时余华说了这样一句话“正是因为对死亡之后灵魂的种种理解,所以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这是我见到过对死亡最清奇的理解。对于解析死亡在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从没见过有人这么幽默的提出自己的观点。余华在其它访谈中也表现出很幽默的一面,让很多人觉得他不当脱口秀演员可惜了。我想这种呈现出的幽默,来自于对生死的豁达。

03.社会责任

当代作家最作品流传度最广、热度最盛的作家,无可争议的只有两位---余华和莫言。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二位老师的作品以及写作风格都广为大众所接受,还有一点就是他们肩负起了身为作家的社会责任。

就《文城》以及余华的访谈表现出了一位作家对社会现状的关切。一些小说中很荒诞、很魔幻的情节有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是确切发生、存在的。他曾在作品里写到捡破烂的人成为亿万富翁,没过几个月现实中被报道了真实实例。

从这则新闻中可以看到余华关心着社会现实、社会动态,并把现实中的一些桥段以及他的社会理念融入到了作品之中。他曾说“小说可以改变读者对社会现实的看法,这是让我感到自豪的理由”。

文学是由生活的土壤滋养的。余华将对社会的认识和思考藏在作品里,我们去看这些文学作品,体验到了不同角色的人生。故而读者能够借助作品感受到一些社会问题是被关注的、一些边缘群体是被关心的。

当我们通过文学与生活的连结回归于生活,我们是否会有一些微妙的改变。在个人主义倡行的今天,我们当然更关注自身,但即使我们是普通人,我们是否可以践行一些普通人的社会责任?余华身为作家做到的就是通过作品把关注社会现实的生活理念传递给大家。

04.呼唤传统

有人说《文城》的三位主人公代表着孔子所说的“五常”,林祥福象征“温良恭俭让”;顾益民代表“仁义礼智信”;陈永良对应“忠孝永恭廉”。这也是为什么有读者说这部作品人物较为扁平化、不够丰满,可能就是因为人物是抽象化的人格特征。也有人说“文城”这个名字意味着文化传承。

这种种理解都可以说明,余华将他的一种社会认知融入到了这部作品之中。其实我觉得《文城》是一部写于现代社会背景下的传统型小说。这可能是故事背景设置在清末民初的原因,改朝换代、革命兴起的社会环境正是传统文化式微的一个年代。但这么一个传统结构讲述着传统型人物的的故事,暗藏着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当然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呼喊并不是一种强硬的灌输,而是采用了一种默默浸染的方式。

这是否就是余华所倡导的生活方式?越是现代化生活的现在,越是应该回归传统,在传统文化中找寻,找到中国人的文化根基。倒也不是说抵 制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个人的生活没有必要上升到那样一个维度。而是说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被这里的土壤滋养,传统文化是灌注到我们的血脉之中的。我们只有重新挖掘传统文化,认识传统文化,才能真正认识到我们自己。


本文来源:“左边右边书店”微信公众号,转录时略有删减。



Baidu
map